金兰制陶业
河内市嘉林县金兰陶瓷村民用灵巧的双手和先进技术把本地黏土制成精美的陶瓷产品,提高了乡民的生活,产品在市场上站稳了脚跟。
根据订单要求,工匠可用手工捏制产品,价格高于用模具批量生产
河内市嘉林县金兰陶瓷村民用灵巧的双手和先进技术把本地黏土制成精美的陶瓷产品,提高了乡民的生活,产品在市场上站稳了脚跟。
有很长一段时间,金兰制陶户使用传统煤炭窑。将煤炭粉碎后与泥、水混合搅拌捏成小饼状贴在墙上晾干。陶坯和煤饼一起入窑焙烧数天。
这种陶窑隔热性能不好,消耗大量燃料,造成污染,严重影响居民的健康。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丹麦驻越南大使馆与越南工商部联合提出优惠贷款总额650万美元的“绿色投资”项目,向愿意改用燃气窑的制陶户提供50%贷款。
项目受益人之一 ——阮文兰说:“我家获得1亿越盾的贷款,修建了燃气窑,效益明显。”他还说,使用煤炭窑一般要花6天的时间,其中入窑1 天半,焙烧4天,等待冷却开窑1天。燃气窑焙烧时间只有20小时,从入窑到出窑只花2天。
据金兰乡地方政府统计,5年前,全乡有1000多个煤炭窑,如今只剩下100多个。金兰陶瓷主要是家居用品,畅销全国。
凭借节能环保的先进技术,金兰陶瓷的竞争力得以提升,环境卫生得以保障,居民生活显著改善。
下面为金兰制陶业的一些图片:
5年前,金兰村共有1000多个煤炭窑,今只剩下100多个
5年前,金兰村共有1000多个煤炭窑,今只剩下100多个
金兰村一家花盆生产厂
除了燃气窑,一切工序仍以手工操作
金兰陶瓦运往广义、广治等中部各省销售
(来源: 越通社(图:越通社《越南画报》))
新闻

遗产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乃至国家可持续发展作出了贡献
值此越南批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以下简称1972年公约)35周年之际,近日,越南外交部,越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家委员会与河内市人民委员会联合举行“发挥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在越南可持续发展中的价值” 国际研讨会。

不断努力寻求办法来盘活戈豪族的传统土锦布编织业
不仅有助于保护传统文化价值,土锦布编织业还带动了当地的乡村振兴。虽然保护土锦编织业是艰巨的任务,不能一朝一夕就能完成。但相信在政府和人民的同心协力之下,该目标是指日可待的。

获得越南国际艺术摄影大赛金奖的瞬间
由越南摄影艺术家协会(VAPA)主办的2023年第12届越南国际艺术摄影大赛吸引了来自32个国家和地区的1079位参赛者。其中,来自葡萄牙、波兰、伊朗、法国、新加坡、瑞典、中国、英国、越南等九个国家和地区的参赛者获奖。在来自世界多个国家的12位金奖获得者中,有4位金奖获得者是越南人。展览在河内市文庙国子监举行,至3月19日结束。